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“耕心”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6月30日踏上平潭岛壳丘头遗址博物馆,开启“丝路新探,乡村寻脉”之旅。这里,埋藏着距今约8000-5500年的史前文明密码,是探索南岛语族起源、福建海洋文化肇始乃至古代海上交流源流的关键钥匙。我们试图叩问:“古老先民的‘向海而生’智慧,如何照亮今天的乡村振兴之路?”
实践开展
步入展馆,跨越千年的时光之门悄然开启。堆积如山的贝壳层无声诉说着先民“靠海吃海”的生存智慧,古朴的石器与陶器上,依稀可见他们打磨生活的痕迹与审美的萌芽。最令人惊叹的是那些复原的房址遗迹,证明八千年前,勇敢的先民们已在这片风大浪急的海岛上建立家园,繁衍生息。队员们屏息凝视,仿佛能触摸到那股顽强不屈、向海图存的“海洋基因”。
站在先民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,面朝同一片蔚蓝,历史的厚重感与青春的使命感在心中激荡。壳丘头不仅是一处考古遗址,更是平潭乡村最深层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坐标。探寻此“脉”,让我们深刻认识到:乡村振兴,离不开对自身文化根魂的守护与弘扬。
壳丘头之行,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,一次文明源头的洗礼。它为我们揭开了“丝路”最古老的面纱,也让我们触摸到了乡村最深沉的文化脉搏。带着对先民智慧的敬意和对“海洋基因”的感悟,“耕心”社会实践队将继续深入平潭乡村,用心“寻脉”,用智“新探”,努力在古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交汇点上,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青春答卷!探寻,永不止步!